地图采集员"年薪百万"?普通人吃苦也没这么高待遇

业界 | 2018-01-04 17:53:02
时间:2018-01-04 17:53:02   /   来源: 扬子晚报      /   点击数:()

(原标题:地图采集员“年薪百万”?特例而已!)

地图采集员年薪百万?普通人吃苦也没这么高待遇

车辆采集。

本版图片由

采集员提供

地图采集员年薪百万?普通人吃苦也没这么高待遇

采集员头戴设备工作时的样子。

近日,一篇题为《拿百万年薪,1年350天在外,地图采集员的工作,你羡慕吗?》的文章火了,很多人看了之后才知道,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的手机地图,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多人在付出。紫牛新闻记者深度采访了地图数据采集团队,揭示我们生活中难以离开,但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的苦与乐。

紫牛新闻记者宋世锋

年薪百万?

网上这样传自己的收入,采集员很吃惊

最近使用百度地图,可以发现带全景的道路越来越多了,查询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点一下全景就能看到。这些数据,都是地图采集员在背后默默采集到的。

采集员“拿百万年薪,1年工作350天”的报道出来后,在微博上刷了屏。

真的是这样的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与百度地图数据采集品牌大使于澄取得联系,首先问的就是采集员“年薪百万”的传说。

于澄说,那个报道不确切,“年薪百万”是百度地图市场部做活动招募首席采集师时,给出的年薪标准。

“因为我们最近搞了一个采集训练营的活动,对这个职业有些推广。之前的媒体可能没搞清楚情况,把招募首席采集师的待遇当成了普通采集员的,炒作成了‘年薪百万’。那天我们看到新闻的时候也很吃惊。”

车辆采集团队成员李根来自北京,是个很精神的小伙子,他从台州转场唐山时路过南京,紫牛新闻记者见到了他。谈到“年薪百万”的报道,李根说:“这个报道确实挺火的,最近一直有好多人在问我,而且就在我正常采集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会过来问,经常会有很多人拍我的采集车。”

工作要求

能吃苦,态度认真仔细,会开手动挡车

李根之前学的是计算机,大学毕业后起初到一家国企工作,后来去中国农业科学院做认知计算的大数据处理。编程的工作比较枯燥,他想释放一下自己,正好遇到百度地图在招聘,就当起了采集员。

与李根相比,步行数据采集负责人孙建跨界比较大。他在大学里的专业是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学的方向是粮油。不过孙建已经是8年半的元老级采集员了,大学毕业就做这个工作。

想当地图采集员,关键是要能吃苦,因为要长期在户外作业。还要认真、仔细,因为采集到的数据都是第一手资料,如果态度不认真,对地图的质量会有很大影响。

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百度地图数据采集团队中除了形象大使于澄,其余都是爷们,而且很年轻。

于澄说,“由于有这些要求,目前百度地图采集员的平均年龄在30岁以内,年龄比较大的话,家庭和身体可能都不允许。不过年龄不是最重要的,主要还是看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工作方向。”

现在百度招采集员最多的还是车采,因为车采工作量最大,工作范围最广。做车采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会开手动挡汽车。于澄解释说,因为车队里的手动挡车比较多,又不能让采集员随意挑车,所以有这个要求。

李根说,车辆采集工作量比较大,一台汽车使用两三年可能就要报废,所以车队没必要用太好的车,手动挡就成了最佳选择。

怎样采集

地毯式推进,能走汽车的路都要跑

“地图采集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比如道路的路型,还有新修道路,都要去实际跑一遍才知道什么样子。”于澄说。

现在使用车辆采集数据比较多,大约占总工作量的70%。步行采集主要是去一些车到不了的地方,比如说景区里面的道路、景点和全景等。

还有一些工作也无法靠开车来做,比如“基础地物”,就是指每一栋建筑的门牌号、位置、外形和内部情况的采集。现在一些大型商场,打开百度地图可以看到每一层每家店面的位置,这些都要靠采集员去做。

不少人在使用手机地图时,都有过上传数据的经历。于澄说,普通用户上传的数据对地图有帮助,不过商户自己主动更新信息点数据更多,因为他们更新频率比较快,而且自己了解情况,有时候比采集员迅速。不过这样的数据主要集中在城市繁华区,在整个采集里面占的比重并不是太高,绝大部分不太热闹的地方,还是得依靠采集员。

地图数据采集不是随便跑一趟就行,而是全覆盖,地毯式推进,只要是能走汽车的路,每一条都要跑。另外,全国各地的道路也在不断变化,每个省的数据采集过后,大概过一两年还要复采一遍。在工作时,采集员基本上都是以小队为组织,一个小队会有三个基地,每个基地大概20多个车队,每个车队大概有10多个人。

于澄说:“采集员一段时间会在一个地方作业,做完之后再转移到下一个地方。他们没有节假日,休息的时候就是下雨天,平时都不用租房子。一年350天在外面是真的,根本不回家。”

各种意外

一天徒步30公里

经常遇到狗追猴抓车抛锚

车辆采集的设备都在车上,以前需要一个驾驶员和一个设备操作员,现在由于采用AI自动化处理,一个人就可以把整个采集工作做好,包括驾驶和设备的操作。

对于车辆采集员每天的工作量没有具体要求,但不能太少,差不多早上8点半出发,一直工作到光线不允许采集时收工。

李根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我们法定节日都有,加班会有绩效。总之主要看天气,天气不太好的时候可能就要休息。双休日如果天气比较好,还是要出去作业的。因为一个月里也不一定都是好天气,周末如果还休息的话,工作量上不去。”

比起车辆采集员,步采更辛苦一些,他们进行全景采集时,身上要背将近30斤重的设备。因为设备沉重,会安排两个人轮换作业。

孙建说,步采平均每天要走30公里以上,春夏的时候白天时间比较长,平均要工作9个多小时,最长达到13个小时。如果景区里有观光车,可以蹭车偷一下懒,但大部分时间都得靠两条腿走,所以“步采们”在微信朋友圈的步数排名,每天都是位居前列。

采集员们常年在外面跑,很多地方甚至人迹罕至,经常遇到意外情况。

于澄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车采都是一个人开一辆车作业,工作区域可能有一个县那么大,经常遇到车辆抛锚的情况。有个采集员的车陷住了,找不到东西,他就把鞋子垫在车轮下,结果车没开出来,鞋子也找不到了。后来他打电话给同队的弟兄,让他们从其它地方赶过来,才把车拉出来。

步采做景区采集时,经常要进大山,有时候一天时间不可能做完,晚上就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第二天再继续干活。

不过步采更“惨”的是遇到狗追猴挠。孙建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的兄弟“基本月月都有摔伤、划伤的,还有被蜜蜂蜇、被狗追、被猴子抓……嗯,今年就有2起被抓伤。猴子不仅挠人,还抢设备,抢吃的。”

“常在景区走,哪能不被猴抓。”孙建调侃说。

为他们点赞

“丈量”祖国大好河山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李根说,“我们这个工作性质就是相对自由,没有太多的硬性要求,可以看到更多一些城市和风土民情啊,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人文。这个工作其实也比较辛苦,第一就是没有归属感,还有就是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不过,现在需要用到地图数据的项目越来越多,比如现在各个高科技公司竞相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就离不开这方面的支持,地图采集员的职业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现在李根还是一个快乐的单身汉,长期在外面工作,对于找女朋友有一些影响。不过他现在已经有了这个想法,可能今年就要找个女朋友成家。

孙建说,采集员们常年在外,除了假期,难得回家照顾亲人,结婚有孩子的都是天天晚上和家人视频连线,借助网络弥补一下距离的缺憾。

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些人都是对地图,对地理相当热爱的一批人,就想用脚丈量祖国大好河山,没有点兴趣是坚持不下去的。”

标签: 年薪 普通人 待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