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前景如何?“三巨头”未来的走势会如何?

业界 | 2019-05-29 13:56:43
时间:2019-05-29 13:56:43   /   来源: 科技日报      /   点击数:()

不久前,我国互联网界的“三巨头”——BAT先后公布了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

从财报结果来看,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阿里巴巴走势强劲,在该财季收入达934.98亿元,同比增长达51%;净利润为201亿元,同比增长42%。腾讯的表现也同样抢眼,财报显示,腾讯实现营业收入854.7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272.1亿元,同比增长17%。

相比阿里巴巴和腾讯,百度的表现就不那么好看了。财报显示,百度在本季度营收为241亿元,同比增长15%。在营收增长的同时,百度却出现了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亏损达9.36亿元。

从营收和利润情况可以看出,BAT的走势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两极”格局延续,而百度似乎有掉出第一阵营的可能。那么,“三巨头”未来的走势会如何?我国互联网版图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C端“天花板”显现,B端将是未来

现在互联网发展的整体趋势如何?在笔者看来,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消费互联网(C端)趋于饱和,而产业互联网(B端)的机会逐步显现。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互联网经济都是靠消费互联网推动的。我国的人口基数十分庞大,而迅速普及的互联网则将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新用户。这些增量是支撑整个消费互联网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一个企业,只要它的产品能不断吸引新用户、获取流量,其业务就能实现迅速增长。

然而,最近几年,这种发展模式却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虽从总量上来看,我国互联网用户总量还在持续增加,但其增长的“天花板”已经显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月活跃用户数净增量为1.54亿,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就骤降至0.64亿,到2019年这一数字进一步降至0.56亿。

互联网用户量涨幅下降,这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借由不断攀升的用户数获取巨大流量,然后将流量变现的传统商业模式遭遇了挑战,“流量为王”的时代正走向终结。有研究显示,现在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的获客成本已超300元/位,但在几年前,这一成本只有几元或几十元。而在广告、社交等领域,获客成本骤增的问题也同样凸出。这意味着,对企业来说,如今想再简单依靠“流量红利”来实现自身的增长已相当困难。

那么,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该怎么办呢?那就是将战略的重心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把在C端失去的利润增量,从B端赚回来。

2018年,腾讯首先提出把未来的业务重心转向产业互联网,这一设想很快就得到了包括百度在内的众多互联网公司的支持。阿里巴巴虽未在公司层面明确对产业互联网进行表态,但在业务层面,它却表现出了对产业互联网的高度重视。目前互联网巨头也都在调整组织架构,把更多资源投入到B端。

发力产业互联网,“云”成重要支撑

虽然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只能提供很少的信息,但依靠这些信息,我们多少可一窥BAT在产业互联网上的布局。

以腾讯为例。其财报显示,在2019年第一财季,“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收入为217.89亿元,同比增长44%,占其收入总额的25%。而在2018年,腾讯的这块业务收入只有151.82亿元,只占总营收的21%。从增速上来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这块业务营收的增速要远远快于增值服务、网络广告等传统业务。这样的此消彼长,充分反映了腾讯转向B端的决心。

再看阿里巴巴。在公布财报的同时,阿里巴巴还公布了一组数据:2500万淘宝企业用户会员受惠于阿里经济体;700万企业通过钉钉进行数字化升级……所有的这些,都体现出了阿里巴巴布局B端的雄心。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面进军B端业务的同时,阿里巴巴还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这个支撑就是其云计算技术。据最新统计数据,阿里巴巴已位列亚太云计算市场的第一,其市场份额达到了19.6%。发达的云实力,让阿里巴巴在未来比竞争对手可能获得更多的先机。

最后再看百度。总体上看,百度的表现远不及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主要受制于其广告等传统业务的下降。但与此同时,百度也展现了一些亮眼之处,比如作为进军B端的重要基础——云业务。

据2019年第一财季的财报,百度在该季度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15%,剔除分拆业务对收入的影响,同比增长21%。这一数字表明,虽从短期来看,百度确实陷入了增长的低潮,但这并不说明它已完全丧失了竞争力。若它能借好产业互联网的东风,成功在B端发力,那么在未来重振雄风,或许还有不小的可能。(陈永伟)(作者系《比较》杂志研究部主管)

标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