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疫” 大数据如何发挥大作用?

业界 | 2020-03-02 08:51:26
时间:2020-03-02 08:51:26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点击数:()

“大数据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一系列疫情防控环节都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杨强通过中国科协组织的网络采访时表达出这一观点,获得科技、产业等各界普遍认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总经理吴曼青此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就明确表示,整体来看,大数据技术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发挥出特别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吴静、张凤研究员等在院刊撰文称,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生产生活保障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助推中国数字化转型。

中科院自动化所孵化高科技企业中科闻歌称,科学抗疫,离不开及时高效信息传播和大数据智能支持,前者满足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后者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合理决策。

科技战“疫”,大数据如何发挥大作用?杨强介绍说,初期疫情不明朗的时候,可通过统计采样,反推确诊人数,和后来公布数据相比,精确度非常高。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来自互联网大数据、运营商大数据、医疗大数据等高维多源(高维度和多数据源)数据,使得信息可以多方交叉验证,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帮助实现疫情的有效防控。

具体而言,大数据有助于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态,信息透明可防止恐慌,及时有效的疫情状况公开可增强公众信心;高维多源大数据可帮助追溯传染源,把可能的传染源尽早尽快锁定隔离;基于大数据的疫情监测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可为医疗资源、生活资源等调配提供更加精确、有效的决策依据;大数据可实时监测复工对疫情的影响,为趋势判断和复工安排提供决策依据;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可助力远程诊断治疗、开展在线教育。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中科闻歌研发出一系列服务于疫情防控的信息化平台,为疫情信息传播、疫情防控和物资分配提供技术和渠道支持。当中一款被誉为“疫情监控大脑”的大数据平台,可对全国、各省市特定辖区内的疫情态势监测、重点人员监控筛查、防疫资源监控等实现全方位的一站式防控。

吴曼青指出,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抗疫前期基础电信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聚焦一些重点地区、重点省份,特别是聚焦关键时间节点,提供人员流动信息及疫情态势。中国电科也建立风险人群感知大数据平台,用于疫情发展趋势分析。另外,有互联网企业研发出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手段,提高诊断效率,也有互联网企业提供免费算力,支撑药品筛选及疫苗研发,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探索。

据中国电科介绍,依托国家风险人群感知大数据中心权威数据,继研发出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小护士”、社区管理“小管家”、站点检查“小战士”、企业管理“小帮手”、招聘应聘“小达人”、学校管理“小班长”之后,中国电科又推出一款全国通用“畅行码”,可为全社会复工复产和返校复学阶段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安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至于大数据应用如何平衡防控疫情和保护隐私的关系,吴静、张凤等建议,尽快制定《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加强对涉及个人隐私数据的安全风险防范,规范个人信息数据分级使用,提高数据使用社会经济价值。同时,建立健全全社会数据共享机制,形成“数据公共池”,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保障数据规范安全使用,做到数据使用可追溯。

吴曼青表示,通过此次疫情,可见大数据技术在服务社会治理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努力方向。下一步,还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从长远看,进一步致力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作为首位担任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主席的华人科学家,杨强非常看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未来发展。他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融合,会帮助疫情防控治理发展到新的阶段,未来大数据应用等将释放无限价值和潜力,“正如此次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发挥的巨大价值,将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多便利”。(孙自法)

标签: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