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为何不管用?

酷玩 | 2020-05-13 14:24:24
时间:2020-05-13 14:24:24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点击数:()

疫情期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进一步放大,过度消费等问题更加突出,有关消费纠纷与投诉也急剧增多。在社交平台、网络论坛上,经常能看到家长发帖吐槽自家孩子沉迷游戏,而不少网络游戏平台的“青少年模式”都可能被贪玩的未成年人轻易破解或绕过。气愤、无奈之余,一些家长也在追问: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难以自拔,该怎么办?游戏、网络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为何不管用?

一些网络游戏平台的“青少年模式”竟被未成年人轻易化解,真不知是谁的尴尬。这既有家长监管不到位的原因,可能也有一些网络平台有意无意“放水”的原因。对此,监管部门理当积极作为,夯实网络平台的相关责任,让“青少年模式”不再被轻易钻空子。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成了网游控、手机控、直播控,甚至一些七八岁的小学生对手机、网络、电脑的熟练程度远超成年人。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不少父母疏于管护,让一些顽童身陷网游和直播中不能自拔,甚至耗费巨资购买装备,重金打赏网络主播。

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好奇心较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差,很难果断拒绝诱惑,甚至过度挥霍父母钱财,误入歧途,荒废学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此,父母固然应尽到首要的监护责任,对青少年多些关心和陪伴,而非任其拿着手机沉湎于网游或直播,甚至将微信、QQ等账号交给青少年使用。从一些曝光的案例看,不少父母对青少年沉湎网游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信息时代,使用手机已是大势所趋,总不能苛求父母时时刻刻盯着孩子。拥有强大技术支撑的网络平台,显然不能将责任都推到父母身上,而刻意推卸自己的监管责任。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掌握先进技术的网络平台没有任何理由推卸责任。要知道,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短信通知、关联监护人、限额充值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任何一个网络平台都有能力做得更好。比如,针对青少年利用父母账号玩游戏的漏洞,网络平台完全可以定时启动人脸识别,对于大额充值问题,也可用人脸识别予以化解。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这些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关键是必须不折不扣严格执行,对违规违法的平台严格问责惩处,否则再好的法律政策都会沦为一纸空文。

遗憾的是,在吸纳用户、增加活跃度、提高业绩的利益冲动下,不排除一些平台有意设置“后门”,让未成年人有机可乘。贪玩的未成年人可以轻易突破防线尽情玩耍、购买装备、打赏,平台则坐收渔利,未成年人父母的钱包和未成年人的未来都成了牺牲品。

技术越强,责任越大,掌握强大技术手段的网络平台理当成为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首要责任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担当起“家长”角色,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倾向性保护。应以下架、关停、处罚等措施惩戒违规平台,遏制网络平台的“放水”冲动,倒逼网络平台充分运用人脸识别、实名认证、通知监护人、一人一账号、信息共享等技术,构建防范严密,没有纰漏的“青少年模式”。

标签: 青少年模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