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

业界 | 2021-10-28 09:16:59
时间:2021-10-28 09:16:59   /   来源: 科技日报      /   点击数:()

10月27日,国新办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这是我国继2011年以来,第二次从国家层面对外发布的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逐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说。

基本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叶民强调,中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过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每年覆盖的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

能源领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应对气候变化,能源领域的清洁低碳发展尤为重要。白皮书指出,中国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初步核算,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9.8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为44.7%,发电量达2.6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以上。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桢说,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已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8%,对煤炭消费依赖显著下降。截至2020年底,风电装机规模2.8亿千瓦、光伏发电2.5亿千瓦,分别连续11年、6年居全球首位。

科技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白皮书指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转化。

孙桢说,经多年努力,我国建立健全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提出了涵盖5个大类36个指标的统计指标体系。在企业层面,出台了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组织开展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工作。

“下一步,将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推动建立温室气体数据统计核算、数据管理及履约长效机制。”叶民说。

白皮书还指出,科技创新在发现、揭示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中国先后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技术推广清单、绿色产业目录,全面部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持续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强化智库咨询支撑,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10余个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重大专项,积极推广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领域143项技术的应用。建立综合性国家级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新工艺和技术等。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采取更有力度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充分挖掘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以及制度政策创新、各领域改革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巨大潜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将持续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叶民说。(科技日报北京10月27日电)  

标签: 中国 格局 气候 理念 实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