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就这样一点一点“绿”起来

业界 | 2021-11-23 09:16:30
时间:2021-11-23 09:16:30   /   来源: 科技日报      /   点击数:()

当前北京市冬奥场馆已100%使用绿电,不仅从源头减少场馆碳排放,还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延庆山地新闻中心建有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电力“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延庆冬奥村采用高压电锅炉供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热力。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今年北京冬奥会3个赛区的12个竞赛场馆全部按时交付并通过绿色建筑认证;10月以来,拥有12项世界第一的张北直流柔性电网迎来用电高峰压力测试,自2019年7月投运以来,已累计向各个冬奥场馆组织供电1.6亿度;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全部设计建设了雨水、地表水、融雪水收集系统,实现夏季绿化灌溉、冬季造雪的双利用模式。

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筹办,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通过科技手段,北京冬奥组委为冬奥会铺就了美丽的中国底色。

场馆建设与生态修复同步进行

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在建设冬奥场馆时,场馆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

在延庆赛区,站在位于小海坨山最高点的雪道出发区放眼望去,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的雪道犹如数条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的赛道宛若游龙嬉戏于山林间,若隐若现。

“不论是我们的冬奥村还是‘雪游龙’‘雪飞燕’,它们都是依山而建、依势而修,尊重大自然的脉络,所以显现出场馆、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观。这也是践行‘绿色办奥’理念的一个具体实践和探索。”北京市延庆区委书记穆鹏说。

延庆是首都生态涵养区,也是建设难度最大的一个赛区。在无路、无水、无电、无通信的山区,仅用3年时间,就建起了国内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和第一座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场。

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是践行绿色低碳的承诺不能打折扣。在延庆赛区动第一锹土前,赛区首先做的就是动植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和保护工作。延庆赛区场馆设计团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院长朱燕辉告诉记者:“在延庆高山滑雪赛道建设过程中,设计研究团队坚持‘随建随修’的生态策略,工程进度与修复方案同步,不惜多费力气,也要实现整体性修复。”

从2019年的雨季开始,经过2年多的生态修复,不仅破土动工的山体得到修复,6.8公里的山体公路也变为景观大道。目前,延庆赛区的生态本底调查中需要修复的214万平方米的生态环境已全面修复完成。

张家口赛区的场馆建设,同样秉承着“绿色办奥”理念。走进崇礼冬奥核心区古杨树场馆群,记者看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镶于翠海,斜倚山峦,“S”形曲线与山体完美融合。

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副经理孙小溪介绍,为最大限度减小对山谷生态的影响,“雪如意”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境友好工法,赛道部分以支桥的方式架设,保证了原地表径流路线与生态廊道不被阻断,周边山体植被得到了恢复。

减碳技术+新能源兑现碳中和承诺

在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介绍,北京冬奥组委深入实施可持续性计划、碳中和实施方案,并承诺北京冬奥会碳排放将全部中和。

记者了解到,当前北京市冬奥场馆已100%使用绿电,不仅从源头减少场馆碳排放,还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延庆山地新闻中心建有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电力“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延庆冬奥村采用高压电锅炉供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应热力。而且,北京周边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转化为绿电之后,从发出到被冬奥场馆消纳,全部实现了动态可视。在北京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上,每一度绿电都可追溯,可查证。

“绿色办奥”理念还直观地体现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上。该平台在场馆内安装了1000余个传感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自动调控能耗设备运行状态。“它重点对制冰机组和空调、照明等用电‘大户’进行调控,使得电耗大幅减少,最大限度降低场馆的碳排放。目前,能耗较之前降低15%左右。”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服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刘辉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北京冬奥会,这在奥运史上也是首次。同时,场馆还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在冬奥赛时阶段,仅制冰一项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00吨。

在北京冬奥会筹备期与赛时,3个赛区场馆通勤最大限度应用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据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统计,本次冬奥会赛事交通服务用车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使用以上车辆预计将减排约1.1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5万余亩森林一年的碳汇蓄积量。

海绵赛区高质量循环利用水资源

进入11月,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的赛道经过造雪已披上了银装。“这些造雪用水,全部来自上个雪季的融雪水和今夏收集的雨水。”张家口赛区场馆设计团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加根告诉记者,为加大水资源循环利用,云顶滑雪公园建设了28万立方米的蓄水池,配合引水管线和泵站,将水源沿山势逐级送至赛道,为造雪提供用水保障。

“雪场造雪引水系统对融雪水、雨水、引调水通过塘坝统一调蓄,从而形成造雪用水的内循环,实现最大限度保护水资源。”刘加根说。

据了解,张家口赛区从规划建设之初,节水优先的理念便被考虑在内,竞赛场馆全部设计建设了雨水、地表水、融雪水收集系统,实现夏季绿化灌溉、冬季造雪的双利用模式,致力于打造水资源全收集、全处理、再利用的海绵赛区。

古杨树场馆群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途径雨水收集利用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浪费。刘加根告诉记者,场馆地面铺设微米级孔隙的砂基透水砖、砂基透水路缘石及滤水边沟等。滑雪场建设融雪水利用设施,滑雪道设置截水沟,滑雪道侧面与底部设置汇水沟;采用地下硅砂蜂巢雨水自净化系统,将雨水及山涧溪流进行蓄存、净化,经系统净化后的雨水回用于景观补水、绿化用水、造雪、冲洗厕所等。

记者了解到,张家口赛区赛场的造雪系统采用的是目前较先进的高效节水造雪设备和智能化造雪系统,造雪机选用出雪量较大的全自动低温造雪机,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造雪效率,节水量达到20%。

“目前,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用于造雪的非传统水源用水量占造雪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50%,用于冲厕的非传统水源用水量占冲厕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水资源管控水平达到了先进水平。”张家口市绿色建筑发展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标签: 北京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