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诞生之初,星际空间中的气体分子云坍缩,中心部分形成了太阳,残余物质绕恒星旋转形成了一个扁平的原行星盘,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太阳系的气体盘时期,行星成长在行星盘内,与盘中气体相互作用,轨道逐渐圆化并向内迁移。
科学家尝试通过研究木星、土星、海王星等天体的动力学变迁,求索太阳系的成长历程。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刘倍贝研究员与法国波尔多大学雷蒙德教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雅格布森教授共同提出太阳系巨行星轨道演化的新模型。他们指出,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原行星盘受到太阳光致蒸发作用,盘中气体从内向外耗散诱发了巨行星轨道的重塑并引发动力学不稳定。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刊登于《自然》杂志。
新模型显示巨行星轨道不稳定发生时间更早
巨行星轨道演化对包括地球在内的其他行星、卫星和小天体的演化,以及地球生命起源、地球宜居性等多方面影响深远。
学界认为,在太阳系的气体盘时期,太阳系的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四大巨行星通过迁移进入轨道共振态,即相邻行星的公转周期为整数比。现今,四大巨行星的轨道分布更为开阔,巨行星也已脱离了原有的共振状态,巨行星的轨道或许经历过动力学剧变。
“想象一条车辆正常流通的高架桥,如果有车辆发生碰撞追尾,整个高架桥的行车秩序就会被打乱。”刘倍贝说。
当前描述太阳系巨行星演化最流行的模型是尼斯模型。尼斯模型认为,巨行星轨道不稳定发生在太阳系诞生数亿年之后,那时原行星盘气体耗散,巨行星与外部的星子盘(由直径为数公里到上百公里的星子组成)相互作用不断交换轨道能量,最终使得行星摆脱共振束缚并引发动力学不稳定。由于该过程的能量交换十分缓慢,轨道不稳定属于太阳系诞生数亿年之后的“晚期不稳定”。
刘倍贝团队提出,前人的研究忽略了气体盘耗散过程中行星受到气体的反向作用力。可以用气体盘的耗散来解释行星轨道的演化,这是尼斯模型没有考虑到的因素。
“在气体盘演化的晚期,太阳辐射的高能光子直射行星盘,形成的强劲光压首先吹散了靠近太阳的气体,行星盘内部出现了中空的结构。后续光压由内向外逐步驱散盘中剩余气体,行星盘质量伴随着盘内边界向外扩张而减小,这个过程被称为行星盘的光致蒸发。”刘倍贝说,这时太阳就好比一个巨型吹风机,不断“吹”走盘中的气体。
刘倍贝团队通过理论计算发现,由于原初气体盘的内边界处气体的快速耗散,行星在该处受到向外的气体作用力,这与行星在原初气体盘的其他位置受到向内的力截然不同。当气体盘内边界由光致蒸发向外扩张时,原本向内迁移的行星改变运动方向,随内边界共同向外移动。巨行星由于质量不同,它们向外迁移的速度也不同,从而打破原轨道共振态并引发了动力学不稳定。
“团队研究表明,该过程导致的动力学不稳定紧随着气体盘耗散,在太阳系诞生后约500万到1000万年间发生。有别于尼斯模型,我们的模型中巨行星轨道不稳定发生的时间更早。”刘倍贝说。
太阳系内其他天体为新模型提供了佐证
上述论文提出,早期巨行星轨道的动力学不稳定,导致起初的四大巨行星与另一个冰巨星在气体盘耗散时经历了大幅度轨道变化,冰巨星与木星触碰后被甩出太阳系,达到四大巨行星最终稳定的轨道分布,这与如今观测结果吻合。
刘倍贝介绍,巨行星动力学不稳定会打破太阳系原有的平静,它们强大的引力扰动迫使周围小天体不断撞向其他行星和卫星,并在星体表面留下陨石坑。月球陨石坑有着广泛的年龄分布,根据月球陨石坑的年龄分布可知,小行星撞击事件随时间自然衰减,这也与团队提出的早期不稳定模型契合。
此外,类地行星的轨道也支持刘倍贝团队的模型。根据观测,原始地球形成于原行星盘阶段,在太阳系诞生后3000万至1亿年间最终长成。如果巨行星轨道不稳定发生在地球完全形成之前,巨行星轨道动荡有概率触发大碰撞事件,诱发原始地球与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相撞,逐渐形成现今的地月系统。
“按尼斯模型所预期的,巨行星轨道不稳定发生在地球形成之后,地球就不能成为今天的地球。”刘倍贝认为,早期动力学不稳定更符合来自太阳系其他天体关于小行星撞击时间的记录。新模型也可以更好地解释后续形成的类地行星的质量和轨道构型,这些均为其有别于传统模型的优点。
“这一模型很可能是太阳系演化理论中缺失的成分,文章新颖且意义重大。”《自然》杂志审稿人对该研究评价道。刘倍贝则表示,未来团队会进一步探究巨行星轨道演化对地球形成及其水起源的影响等问题。
标签:最近更新
- 快看:“天灾加人祸”,特斯拉的好日子到头了?2023-01-09
- 【全球热闻】支付宝2023年“集五福”来了 网友:两块钱的大项目2023-01-09
- 全球今头条!马斯克承诺成空谈!推特被裁员工仅获1个月工资补偿2023-01-09
- 微软Xbox老大斯宾塞盛赞索尼:无障碍手柄是对PS生态很好的补充2023-01-09
- 每日资讯:暴雪网易复合几乎不可能:不会降低标准 正和新代理谈的火热2023-01-09
- 苹果砍单“链条”受过 “果链”上市公司另寻出路2023-01-09
- 天天热资讯!紫辉创投郑刚再呛罗永浩:多次退出锤子科技股东群,用新公司股权要挟投资人放弃基本权利2023-01-07
- 投资人炮轰罗永浩“势利眼”,曾参与锤子科技两轮融资,称其是中国乔布斯|全球通讯2023-01-07
- 天天观点:罗永浩发文回应投资人郑刚2023-01-07
- 罗永浩回应郑刚炮轰:锤子每年都开股东会,新公司已给老股东股权补偿2023-01-07
- 蚂蚁集团股东上层结构调整、马云不再为实控人,继续强化与阿里的隔离_全球新要闻2023-01-07
- 二叠纪大灭绝期间紫外线辐射增加?化石花粉粒中“防晒霜”添证据|全球快资讯2023-01-07
- 湖北西部秭归盆地首次发现侏罗纪中期恐龙足迹化石-环球讯息2023-01-07
- 观察:蚂蚁集团大动作!马云退出实控人位置,股东投票权进一步分散,拟引入第五名独董2023-01-07
- 罗永浩回应投资人“炮轰”:郑刚对我的评论毫无事实基础-环球快报2023-01-07
- 网传马云现身曼谷:吃路边摊看泰拳比赛 还上阵打了一通2023-01-07
- 投资人郑刚炮轰罗永浩 全球快看2023-01-07
- 全球实时:蚂蚁强化与阿里隔离 马云股份表决权变了2023-01-07
- 刚刚,蚂蚁集团发布重要公告!_环球快播2023-01-07
- 锤子手机投资人、紫辉创投创始人郑刚深夜炮轰罗永浩:不懂感恩2023-01-07
- 显卡出货量现20年最大跌幅!华强北背包客做副业等回暖,产线已在加大招工2023-01-07
- 蚂蚁集团完善公司治理 不再存在任何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集团的情形 环球观天下2023-01-07
- 新冠病毒变异株会如何进化?多位国内病毒学家解读2023-01-07
- 新一批版号获批传递利好,中国游戏市场将迎新一波龙争虎斗2023-01-07
- TikTok CEO周受资将会见欧盟反垄断主管 讨论个人数据保护_最新资讯2023-01-07
- 暴雪四面楚歌,腾讯推魔兽高仿游戏《塔瑞斯世界》,加入中国玩家争夺战 当前速读2023-01-07
- 【全球快播报】AI内容创作火热 深层次应用场景尚待探索2023-01-07
- 为混乱治理甩锅? 马斯克:雇错律师团队是推特员工的错_焦点要闻2023-01-07
- 每日信息:国泰基金王阳:三大市场中国增速最快2023-01-07
- 2022年12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8.6% 连续7个月环比下降_环球热讯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