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超级显微镜”:上天入地下海的国之重器

快讯 | 2017-09-11 14:38:57
时间:2017-09-11 14:38:57   /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点击数:()

▲ 位于地下17米深处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直线加速器。经济日报记者 郑 杨摄

? CSNS工程的靶站谱仪大厅。经济日报记者 郑 杨摄

位于地下17米深处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环形加速器。 经济日报记者 郑 杨摄

8月28日上午10时,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靶站谱仪控制室内,科研人员凝视着屏幕,紧张待命。只见工程总指挥兼工程经理陈和生院士一声指令,从加速器引出的质子束流首次打向金属钨靶,顺利获得中子束流。在场的工程人员激动地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中国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

被誉为“超级显微镜”的散裂中子源是了解微观世界的利器,原本仅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拥有此设备。CSNS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建设的最大规模大科学装置,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跻身世界4大脉冲散裂中子源行列, 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有力支撑,并为解决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许多瓶颈问题提供先进平台。

这个拥有“火眼金睛”的国之重器究竟长什么样?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9月1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CSNS园区一探究竟。

小中子,大装置

国产化率超96%

深入地下17米深处的CSNS加速器隧道,记者得以窥见这个即将封闭进入试运行的“庞然大物”——它包括1台8千万电子伏特的负氢离子直线加速器、1台16亿电子伏特的快循环质子同步加速器、2条束流运输线、1个靶站、首批建设的3台谱仪等。

那么,CSNS何以成为了解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这要从微小而神奇的中子说起。

众所周知,X射线能拍摄人体的医学影像。而在材料学、化学、生命科学、医药等领域,科学家们也希望有一种工具,能像X射线一样拍摄到材料的微观结构。中子散射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能研究诸如DNA、蛋白质、飞机材料等的内部结构。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告诉记者,中子的发现及应用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由于中子不带电、穿透性强,能分辨轻元素、同位素和近邻元素,并具有非破坏性,这使得中子散射成为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理想探针之一。

“当中子入射到样品上,与其原子核或磁矩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散射,就可以通过测量散射的中子能量和动量的变化,研究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规律。”陈和生院士解释,“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设面前有一张看不见的网,我们不断扔出很多玻璃弹珠,有的穿网而过,有的打在网上,弹向不同角度。如果把这些弹珠的运动轨迹记录下来,就能大致推测出网的形状;如果弹珠发得够多、够密、够强,就能把这张网精确地描绘出来,甚至推断其材质”。

虽然中子如此微小,但产生强中子束的散裂中子源却是异常庞大的装置,是各种高、精、尖设备组成的整体。世界上正在运行的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主要有英国的 ISIS、美国的SNS和日本的J-PARC,中国的CSNS是全球第四台。

“CSNS的建设攻克了许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6%。许多设备的研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陈和生院士自豪地介绍。

如此高的国产化率是如何实现的?工程副总经理傅世年分享了设备研发中不为人知的故事,“拿加速器技术来说,与国内外大多数加速器不同,CSNS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上的主磁铁真空室不能采用金属材料,必须采用陶瓷。这种大尺寸陶瓷真空室技术要求特殊,国外公司要价极高。经费有限,我们决心自己研制。科技人员同时与多个厂家合作,几年间反复多次研制,终于研发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样机,得知消息后,国外公司立刻大幅降低了报价”。
标签: 重器 显微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