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顺丰员工出售客户隐私被判刑 有中层领导涉案

快讯 | 2018-05-17 11:34:49
时间:2018-05-17 11:34:49   /   来源: 黑奇士      /   点击数:()

(原标题:快递内鬼:11名顺丰员工出售客户隐私被判刑 有中层领导涉案)

“小何”原本是圈子里鼎鼎大名的人物。

不论你想卖保健品,还是卖假古董,都可以从小何手里买到精准的顺丰客户名单。

在电脑、手机、古董、收藏这些圈子里,“顺丰包邮”已经是鼎鼎大名的质量保证。“我用顺丰,证明我对自己出售的东西有信心。”

买到顺丰的客户名单,意味着能“赚”(骗)到大笔的钱。

11名顺丰员工出售客户隐私被判刑 有中层领导涉案

2016年11月,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路派出所在对辖区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顺丰荆州某网点仓管汪某频繁登陆公司内部系统查询,有较大嫌疑。(法庭判决书称,事件起因是顺丰荆州公司主动报案)

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汪某夫妇每天都会查询大量用户信息,包括地址、电话号码、姓名等,录入表格,发送给一个叫“小何”的人。

荆州市公安局民警将汪某夫妇抓获。根据其交代,从2015年10月起,有网名为“小何”的男子与其联系,以每条两元的价格购买其公司的客户信息。夫妻俩见财起意,先后共向“小何”出售其几千余条客户信息,非法获利近万元。后经法庭调查查明,汪某夫妇出售个人信息4000余条,获利8497元。

随后,警方雷霆出击,起获一个以顺丰员工为信息泄露主体,快递代理商、文化公司、无业游民、诈骗犯罪分子等多方参与的黑产链条。

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此案查获公民个人信息千万余条,涉及交易金额达200余万元,同时查获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网络群。(根据法庭查明,嫌疑人涉案金额在数十万元,以杜某最高为16万元,其余人从几千到两三万不等)

2018年4月,湖北荆州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终审判决,19名嫌疑人被判1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白天快递员,晚上黑产大拿,“小何”赚了16万

根据警方的调查,汪某夫妇口中的“小何”,真实身份是河北顺丰公司的快递员,真名叫杜某。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杜某表示,“我每个月正常工资能拿五六千元,够自己花,根本没必要做这个(买卖客户隐私)”。

11名顺丰员工出售客户隐私被判刑 有中层领导涉案

(犯罪嫌疑人杜某)

但从法庭判决书看来,杜某在到2016年底被抓的一年多时间里,共出售用户隐私1.9万余组,获利16万余元,其黑色收入远远高于他的正常收入。杜某被抓的时候,妻子已经怀上二胎,他一直向记者打听,自己可能被判多久。

今年4月,杜某被荆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处3年有期徒刑。

利用快递信息诈骗 警方抓获多名嫌疑人

当时,为确保案件侦办的有序深入开展,专案组向湖北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公安部层层汇报,该案被列为部督案件。

2017年2月19日,由荆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黄庭松坐镇指挥,专案组调集40余名民警分赴石家庄、定州两地开展集中抓捕行动。通过连续奋战,警方一举将1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其中包括3名利用购买公民信息进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11名顺丰员工出售客户隐私被判刑 有中层领导涉案

(左一为荆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黄庭松)

“您这个藏品很值钱,我们公司愿意高价回收”,“需要您支付一笔保证金,为藏品质量作保证”

这是警方在一名嫌疑人的抓捕现场查获的“剧本”。嫌疑人以“文化公司”、“收藏公司”为幌子,拨打电话进行欺诈,目的就是为了“赚取保证金”。

11名顺丰员工出售客户隐私被判刑 有中层领导涉案

(警方查获的赃物手机)

根据办案警官透露,除了“保证金”之外,诈骗分子还可能以“鉴定费”、“证书费”等方式收费。例如,先宣称有意以百万元高价收购藏品,但你要先花一两万元去进行真伪鉴定。

这三名嫌疑人都姓杨,先后从“小何”等人手里购买了数万条精准的客户信息,用于推销劣质保健品、销售假冒藏品等。

顺丰窝案:年薪数十万的领导也涉黑11人被判刑

在法院判决书中,共公布了19人的判决结果。其中顺丰员工11人,圆通代理1人,顺丰员工家属1人,无业人员5人,文化公司负责人1人。

11名顺丰员工出售客户隐私被判刑 有中层领导涉案

无业人员费某是顺丰仓管员汪某的丈夫,夫妻两人在“小何”诱导下入行。小何曾向夫妻俩表示,干这个一个月能赚一两万。实际上,夫妻俩人仅赚了8497元,就被警方抓获。

李某是顺丰石家庄分公司安保部主管,在听说化名小何的杜某,“出卖面单挣了不少钱”之后,不但没有制止,自己还参与其中,指使杜某向张某、田某出售用户隐私,并向多名快递员要求提供用户隐私,借以牟利。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李某属于顺丰公司的中层领导,年薪怎么也得几十万,这样的收入在石家庄已经属于“金领”,居然会为区区一万余元出售用户隐私!

本次被判决的11人中,包括安保部主管、市场部专员、仓管、快递员等多个部门多个职责,窝案特征十分明显。

一条信息最高10多元 内鬼提供“定制查询”

根据办案民警提供的“价格表”,一条快递信息通常价格为1-2元,“越新鲜越贵”。

犯罪嫌疑人杜某交代,自己从顺丰其他快递员那里的收购价格是2元,然后以4元的价格出售出去。

杜某介绍说,快递单个人信息的价格高低不等,“越新鲜的信息价格越高”,快递发出后三到五天内的个人信息最受欢迎,他转手卖出时能卖到四元一条,而半个月以上的信息就“没人要了”,打包价每条只能值几分钱。

杜某解释,时间太久的单号,有可能已经被其他人使用过了,这样就不值钱了。

根据法庭调查查明,杜某共出售个人信息1.9万余条,获利16万元,平均每条信息获利10元左右。(杜某自己的交代和法庭认定存在差异,是因为法庭认定的事项都需要证据来佐证,有些东西即使你知道他做了,但没有证据,也不能作为判决依据。)

办案民警表示,与之前广为人知的批量购买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不同的是,在此案中,杜某甚至承接“私人定制服务”。

业内人介绍说,每个快递包裹有唯一的编号,在快递员投递的过程中,会根据投递物品的种类进行“分类”,而这个分类就很值钱。

在办案过程中,民警发现,用于交易的快递信息中,“保健品”和“收藏”是最大的两类,因为这两类客户最容易被“诈骗变现”,也就是最容易被骗到钱。尤其是以购买保健品、壮阳药的中老年人,更是网络电信诈骗的弱势群体。

为了避免同行窥测,不少保健品、收藏品商家会在打印快递单时,把敏感信息用星号替代。这样的快递单,一线快递员无法窥测详细信息,这也被业内称为“隐私面单”。

但是,一线快递员无法查询,公司内部不少岗位可以查询,例如,本次案件中出问题的“仓管”,就属于职位不高、权利很重的职位,汪某这样的基层仓管就可以查询本地的敏感客户信息。

这也是为什么杜某要千方百计把汪某夫妇拉下水的原因。(办案民警说,为了加汪某为好友,杜某一加上她就发了个红包,结果吓得汪某马上把他删了,后来又经过种种曲折才加为好友)

严厉打击个人隐私交易: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黑奇士在查询相关法律文书发现,近期全国各地判决了一大批涉嫌出售、购买、交易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皆被严厉惩处。有事业成功的家居城总经理,因为把用户的购买资料分门别类提供给第三方,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

希望司法机关对这类犯罪的严厉打击,能有效遏制交易个人隐私的歪风邪气,还老百姓一个清明世界。

标签: 顺丰 中层 隐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