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太空之家”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快讯 | 2021-04-30 09:07:34
时间:2021-04-30 09:07:34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点击数:()

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太空之家”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今明两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包括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在内的11次发射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从即日起,本报推出“筑梦‘太空之家’——中国空间站建设记”系列报道,全程记录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历程。

4月29日,伴随着震耳的轰鸣声,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将中国首个空间站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长天”的升空,让中国人的空间站梦想又向前迈近了一步。

发射和运行大型空间站、让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间日常穿梭,是载人航天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目前,由美、俄、英、法、日等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的国际空间站是唯一一个可供航天员长期驻留的太空航天器。

与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等与月球和火星探测器飞往近40万公里甚至数亿公里之外不同,运行在低地球轨道上的空间站与地面的距离不过几百公里。但空间站能够提供地球上难以实现的真空、微重力、宇宙射线辐射等各种物理环境,成为理想的科学实验平台。

从国际空间站20年来的运行情况看,其搭载的科学实验产生了不少重大的科学发现,将不少成果应用到了国计民生中,涉及人类健康、地球灾害监测、科普教育等多个领域,推动了信息、材料和药物等方面的产业应用。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说,中国在1992年便制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如今,中国已完成前两步任务,成功研制和发射了6艘“神舟”载人飞船、2座“天宫”空间实验室和1艘“天舟”货运飞船,掌握了太空行走、交会对接、在轨加注和中期驻留等载人航天的关键技术,并将11名航天员送上了太空。

建造空间站,着重解决有较大规模、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如今,迈出“第三步”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正在迈向新的历史性跨越。

据介绍,此次发射的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核心舱主要用于空间站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及航天员生活,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够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按计划,中国空间站“天宫”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共规划了12次飞行任务。继天和核心舱之后,后续还将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同时,还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值得一提的是,多型长征系列火箭联手共同开启空间站建设任务,在中国航天史上也属首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姜杰院士此前表示,载人空间站的建造需要长征系列火箭首次进行组合式发射,其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发射货运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通过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空间站。

未来,天宫空间站将成为长期有人照料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支持开展大规模、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空间站内将有2个专门的实验舱承载科学实验设施,开展更加丰富的科学实验,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等多家科研单位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的空间站也是开放与合作的空间站。早在2018年,中国便宣布邀请联合国各成员国参与未来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应用国际合作。2019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公布了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入选结果,共有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成功入选。此举展示出中国载人航天的开放姿态和在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精神。

“长天”奔“天宫”,中国向太空。未来,在轨运行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中国乃至人类的太空家园,也将成为人类在浩瀚宇宙中新的精神坐标。(刘 峣)

标签: “太空之家”的梦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