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加“数”前行|科技助农 撑起乡村产业“智”富梦

快讯 | 2022-12-27 09:40:43
时间:2022-12-27 09:40:43   /   来源: 人民邮电报      /   点击数:()

革命老区广西百色,“5G﹢云网”打造“云上农庄”,实现田林县葡萄种植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管理;东北地区的吉林,中国电信为上万头肉牛戴上了电子耳标,实现智慧畜牧新方式;黄海之滨的江苏连云港,网红达人依托电信高速网络直播带货,通过电商平台卖起了海鲜;新疆疏附,中国电信建成新疆首个调味干坚果生产线,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从西南边陲到东北林海,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在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因“网”而兴,百姓收入因“数”而变。

产业兴旺是做好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中国电信按照“扩规模、提价值、促融合、稳就业”的产业帮扶思路,结合定点帮扶县自然资源禀赋,创新探索管理数字化、种植规模化、运营多样化、市场品牌化、加工精深化、销售体系化“六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发展活力更充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种植规模化管理数字化农业生产量质并重

数兴农业,智惠农民。中国电信结合各地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搭建智慧种养数字化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新农村尝到数字化、智能化的甜头。

“果树成熟了,只需要坐在办公室的大屏前,就可以随时掌握整个果园的全貌。”湖北武汉凤凰寨农庄总经理高兴地说。凤凰寨百亩农庄是中国电信与当地政府深度合作共建的“智慧乡镇”项目,中国电信为其量身定制了AI智慧农业设施,通过农庄办公室里的智慧大屏,可实时掌握种植工人施工现场、园内游客人流量情况等。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中国电信通过物联网技术,让无人机、传感仪等设备之间实现数据互联,对棉田气温、湿度等多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千亩棉田从耕种到收获全流程数智化管理。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借助数字化手段,中国电信帮助广大乡村实现了高科技种养、高质量产出,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加工精深化运营多样化拓展产业增值空间

脆甜的盐源苹果、香甜的榆林红枣、清香的“羊角云青”茶、爽口的田林八渡笋……乡村特色农产品茁壮成长为一个个大产业。中国电信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各方优势,运营打造“农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经营模式,实现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富有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一天可以赚100多元工钱,不用外出打工,也不耽误家里农活。”在八渡笋加工车间,广西田林县下维村村民班美凤笑呵呵地说。中国电信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筹集帮扶资金,将柳州螺蛳粉龙头企业引进田林县,携手共建八渡笋加工车间,扩大八渡笋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在沂蒙山腹地,中国电信为山东薄板台村引进艾蒿种植项目,采用“企业合伙人﹢党建合作社﹢保险连农户﹢电信大数据”的合作模式,发展艾蒿种植3000亩,产品销往国内10多个省区市及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成为农民致富的大产业。

销售体系化市场品牌化实现合作多方共赢

一根根网线,让众多小山村连接了大世界,打开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空间。

在福建,郑墩镇百年蔗、白茶等农产品通过“乡播播——5G数字乡村直播仓”拓宽销路;在广西,偏远山村的芒编工艺品通过5G直播焕发“新生命”;在陕西,富平柿饼通过网络销售,让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快车道”……中国电信利用“互联网﹢”手段,推动农产品销量规模化。天虎云商采用“农特产品﹢电商﹢直播”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农产品销售模式壁垒,2018年至今累计接入28个省份的12234款农副商品,涉农产品累计销售超4.5亿元,让网红农产品驶上了产销“高速路”。

山西运城横岭关村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种植富硒蓝莓,5月鲜果上市时,中国电信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抖音现场直播,采取游园采摘、网点销售等方式,仅3个月就将富硒蓝莓销售一空,产值达到2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智慧引领产业振兴。接下来,中国电信将充分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持续扩大帮扶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努力绘制村强民富产业兴的美好画卷。

标签:

最近更新